吉林省通化市輝南縣石道河鎮西南岔村地處長白山余脈的龍崗山脈西麓,距國家AAAA級景區龍灣群國家森林公園四方頂子景區5.2公里,村內山高林密,山峰起伏,地形復雜,是抗聯部隊的重要活動地之一。2022年,西南岔村被列為全國紅色美麗村莊試點。2023年,被評為吉林省黨建引領城鄉基層治理百強支部。
1939年春,楊靖宇將軍在我們村召開了抗聯一路軍領導會議,此次會議作出了繼續堅守作戰的歷史性抉擇。1940年初,楊靖宇將軍率領抗聯一路軍總司令部警衛排、少年鐵血隊、機槍連200余人轉移到我們村,依托有利地形打退了敵人十余次沖鋒。
近年來,西南岔村緊抓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機遇,深入挖掘抗聯遺跡遺址資源,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修復打造紅色景觀景點,發展特色產業,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我們著眼于講述和再現抗聯部隊在石道河域內頑強戰斗、抵御日寇的珍貴歷史瞬間,先后投入1500余萬元對革命遺址進行保護和開發利用,以抗聯時間線為軸,建設了石道河抗聯紀念館,修復了部分抗聯遺址,游客們可以通過觀看圖版、文字、抗聯實物等方式學習偉大的抗聯精神。在修復“抗聯第一哨”炮臺時,特意保留了村民們協助抗聯部隊觀察敵情的夫妻樹。在修復石道河子會議遺址時,通過編排演繹情景劇的方式,為游客展現楊靖宇將軍主持會議的場景。我們把廢棄的4棟老屋改造成沉浸式體驗民宿,游客可以在我們村里吃抗聯餐、體驗抗聯文化。
為增加村民幸福指數,三年間我們累計修筑道路1萬平方米,修建邊溝3600延長米,改造杖墻7000延長米,安裝路燈165盞,使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建設過程中,發生了許多感人的故事。記得改造玉米棧倉時,面臨著空間規劃與村民利益相矛盾的難題,全村黨員積極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帶頭騰挪自家院墻,村民們也主動配合改造工作,玉米棧倉改造得以順利推進。修建村部時,我們陷入了無辦公地點的困境,老支書主動將自家閑置房屋借給村里用于日常辦公,為村里解決了難題。現在的村部不僅有明亮寬敞的辦公環境,還建起了積分超市,村民能夠用參與環境整治、志愿服務等活動獲得的積分兌換生活用品,營造了“人人參與、共建家園”的良好氛圍。
在改善人居環境的同時,我們在強村富民上也下了很大功夫,村黨支部積極領辦合作社,發展大榛子、藍莓等特色種植720畝,吸引了36戶村民入股,截至目前,累計分紅約12萬元。在紅色景區周邊,我們打造了農事體驗區,游客既能采摘藍莓,又能體驗攤煎餅,讓游客進一步感受農村、喜歡農村。前來參觀研學的游客多了,但村里的承載能力有限,我們于2022年6月,實施了石道河鎮抗聯文化中心建設項目,該項目集教育培訓、特色餐飲、住宿服務于一體,從源頭解決了游客的多元化需求。去年我們利用“五一”“十一”假期,組織開展了“愛上西南岔”系列活動,累計接待游客5.2萬人次,收入近200萬元,同時,村民家的粘火勺、山野菜、大榛子一下也變成了暢銷貨,銷售額達到了5萬余元。經過我們的不懈努力,村集體有錢了,村民的錢包也鼓了。
站在新起點,我們將持續探索“紅色資源+N”的發展模式,將紅色資源與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深度融合,圍繞紅色文化打造集“紅、農、文、旅”于一體的產業鏈,走出一條強村富民新路徑。
吉林省通化市輝南縣石道河鎮西南岔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徐鳳芝 口述
魏碩邑 潘非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