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盛夏,畢業季的不舍仍滯留在菁菁校園,新征程的腳步已踏上巴山蜀水。我來到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云頂鎮云鳳村,擔任黨支部書記助理。扎進村里的日子不長,卻已親歷了諸多家長里短的矛盾調解。其中一件,在我心頭烙下了深深的印記。
熊瑩珠(右)宣傳森林防火。(云鳳村村委會供圖)
村里白虎溝要修一條5公里長的防火通道,本來是件大好事。可一涉及到占誰家林地、占多大地方,問題就來了。村民和施工隊杠上,甚至阻攔施工,吵得臉紅脖子粗。
村書記譚守光得知情況,馬上到場開起壩壩會?!俺衬艹吵鰝€公道?拿上皮尺圖紙,咱們上山!一寸一寸量,一家一家認!現場量,現場記,現場簽字!政策擺那兒,絕不虧了誰!”
我作為助理,關鍵要管好這“數據關”:哪家地界到哪兒,得標得清清楚楚;通道多寬,一分一毫不能差;每家每戶量了多少,補償怎么算,都得記在“一戶一本賬”的小本本上;最后,還得挨家挨戶跟涉及的32戶村民當面核清楚,簽字畫押。后續補償咋落實,也得當面說透。
第二天,我們拿著皮尺、記錄本上了山。太陽一露頭,那叫一個毒!黃土山路陡得很,在坡坡坎坎上,扯著皮尺一寸寸地量。不少村民圍著看,村干部們一邊埋頭量,一邊大聲報數,讓現場的大家都能聽見、看見?!拔覀冞@里不得發生山火,沒必要修防火通道。”聽到質疑防火通道修建必要性的話,村干部及時普及修建防火通道的重要性,防患于未然。
慢慢地,有幾位村民跟著我們走,眼睛盯著皮尺和標記點看。再后來,有人主動上來幫我們拉尺子:“這塊石頭擋著,我來搭把手!”
從太陽升起量到快落山,那小本子上,終于密密麻麻簽滿了32戶村民的名字和紅手印。那每一筆每一劃,都透著汗水和實實在在量出來的數??粗切┟郑倚睦锬菈K石頭才算落了地——鄉親們理解了,也支持了。
最讓我心里頭熱乎的,是下山的時候。下山只有原路返回,一天沒吃飯喝水的我們強撐著身體準備返程時,村民開著自己的車來拉我們幾個“泥腿子干部”下山?!翱茨銈兝鄣?,走不動了!快上車,總比走強!”
吹著傍晚的山風,看著那幾位村民憨厚的笑臉,心里頭是說不出的踏實。這山路再陡,也比不上咱老百姓心里的路走通了來得安穩。這5公里山路,頂著大太陽量下來,丈量的不僅是山林土地的邊界,更是干部與群眾之間信任的尺度。它有力地保障了關乎集體安全的防火工程順利推進,更守護了村民的切身利益。也深刻地印證了:汗水澆灌的是干群關系的橋梁,更是鄉村振興征程上破土而出、迎向晴空的新穗新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