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在打撈水產品。(布爾津縣委組織部供圖)
托庫木特村甜蜜驛站。(布爾津縣委組織部供圖)
游客在采摘草莓。(布爾津縣委組織部供圖)
托庫木特村。(布爾津縣委組織部供圖)
初夏時節,走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鄉村振興示范村、布爾津縣窩依莫克鎮托庫木特村,微風吹過蘋果樹上青澀的小果,庭院里的花開得熱烈,菜地里青綠一片。天空湛藍,喀納斯河的支流波光粼粼,沙棗樹在河邊垂下鵝黃的花序。
很多游客都知道,這個村子是開車去喀納斯的必經之地,歷史上以喀蜜瓜聞名,現在則是“童話布爾津 凈土喀納斯”的一個節點。村黨支部書記李忠義說,“喀蜜瓜是托庫木特村的好東西。”
“我們的蜜瓜脆厚多汁,甜度最高可達到22%,咬上一口,唇上就像粘了一層薄薄的糖。”李忠義說,布爾津縣晝夜溫差大,病蟲害少,瓜農不用農藥,再加上阿爾泰山雪水灌溉,甜中帶微酸,果香清新,更適合喜歡清爽口感的人群。通過“直播電商+產地倉+寄遞”,托庫木特村將喀蜜瓜銷往全國,每年銷售額達80萬元。
“除了哈密瓜,這兩年托庫木特村的好東西越來越多,”李忠義說。托庫木特村還擁有3.2萬畝水面,村“兩委”引導村民發展水產養殖,建成大小魚塘26個,養殖白斑狗魚、鱸魚等15種冷水魚。
多向發力,托庫木特村級集體經濟踏上發展快車道。依托“喀蜜瓜”品牌,托庫木特村在公路沿線建設40個“甜蜜驛站”,租給農戶銷售西瓜,僅此一項就為村集體每年增收3萬元;村“兩委”整合邊角料地4000畝,流轉給大戶經營,每年收益在23萬元;加上托洪臺水庫出租、魚塘承包等……去年,托庫木特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超過50萬元。今年,冷水魚養殖項目也將建成投產,預計可為村級集體經濟再增收38萬元。
鄉村要振興,產業是關鍵。為拓寬群眾增收致富路徑,村“兩委”班子依托區位優勢、資源優勢,成立蜜瓜、旅游、農家樂3個協會,打造1000畝可以采摘、露營、品美食的田園綜合體,每年接待游客3萬人。2024年,村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6萬元,共同富裕的步伐越走越穩。
“托庫木特村這幾年變化很大,首要原因是抓黨建。”他表示,村“兩委”始終把黨建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實施村干部素質提升工程,按照“缺什么、補什么”原則,全覆蓋培訓黨員干部及村級后備力量蓄能充電。設置黨員先鋒驛站、成立黨員志愿小分隊,推動黨員在服務村民中體現示范作用。這兩年,村里將表現突出的4名黨員納入村后備力量,并引導6名優秀年輕村民積極向黨組織靠攏。
村莊富起來,鄉村也要美起來。為提升村莊“顏值”,結合布爾津縣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全村大力實施廁所改造、垃圾和污水處理等項目。同時,村里將人居環境整治納入村規民約,常態化開展“最美庭院”示范戶評選,引導村民由“要我干”轉變為“我要干”。
本報記者 周靜文 通訊員 劉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