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長,這紅松茸真能在葡萄架下種?要是種砸了咋辦?”“他種葡萄十來年,又是我們推選的鄰長,我信他!”……近日,在廣東省韶關市始興縣東南村會議室里,鄰長鄧罡華正與村民商議種植紅松茸的事情。“大家放心,我可以先墊付種苗,村里給大家包技術指導、包產品銷售!”鄧罡華說。這是韶關市實施睦鄰制,鄰長帶領村民發展產業的一個縮影。
去年以來,針對基層“人少事多”“干部干、群眾看”等“末梢困境”,韶關市在全市1205個村搭建“村片組鄰”睦鄰體系,通過選優鄰長、清單明責、充電賦能,推動黨的領導和組織體系向基層有效延伸,實現鄉村鄰里互助、抱團發展、和諧善治。
劃片分組 推選鄰長
鐘桂強是一名有20多年黨齡的熱心黨員。“我選鐘桂強,他平時最熱心”“桂強辦事公道,挺適合”……日前,曲江區新洞村大屋村民小組推選鄰長的會議正在開展,村民發表意見的聲音此起彼伏。
“選好了鄰長,鄰里間就有人牽頭,鄰里的公共事務就好管理。”仁化縣高蓮村黨支部書記鐘榮才說。
韶關市按照“就近、就便、就熟”的原則,結合產業發展特色、地域分布、公共服務半徑等因素,將每個村劃分為若干“片”,每個“片”依托村民小組設置若干“組”,在“組”的基礎上,把居住相鄰的5—15戶村民劃為一“鄰”,搭建起“村、片、組、鄰”網格體系,把組織觸角有效延伸到每家每戶。其中,片長由村干部擔任,組長由村民小組組長或黨小組組長擔任,鄰長則通過村民小組黨組織提名、群眾推選、村黨組織審議、鎮街黨(工)委把關等自下而上的程序,從本村無職黨員、退役軍人、致富能手、網格員等群體中推選產生,確保政治過硬、群眾滿意。
截至目前,全市1205個行政村共劃分片網格3103個,村民小組網格1.37萬個,鄰網格3.33萬個、選配鄰長3.33萬名,聯系服務40多萬戶村民。
清單明責 閉環解難
為推動鄰長理直氣壯理事、管事、干事,韶關市制定鄰長履職清單指引、議事清單指引等,明確“黨的政策一線宣傳、風險隱患排查報告、基層矛盾就地化解、監督議事鄰里互助、重點工作示范帶動”五方面職責,同時建立負面清單,既讓鄰長清楚“應該干什么”,又不增加負擔。
“阿林,機耕道修到田埂邊,這筆賬劃不劃算?你現在的田小又分散,引水又難,改造后可是連片承包,還可以收租金。”日前,南雄市荊崗村如火如荼推進墾造水田工作,鄰長賴書榮經常拿著圖紙與村民商議,挨家挨戶講政策、算收益、解擔憂。
韶關市制定鄰長“五必訪”機制和睦鄰制問題解決反饋閉環機制,明確“問題發現—報告—分辦—處置—反饋”具體流程、步驟、辦理時限,推動鄰長無事串門聯心、有事上門服務、事后敲門回訪,切實加強鄰里溝通,解決群眾反映的難點和堵點問題,形成有人“提事”、有人“管事”、有人“追事”的鄰里互助自治氛圍。
“遠親不如近鄰,我們平時在外,很擔心家里的老人,現在鄰長經常串門看看、幫幫忙,讓我們沒有后顧之憂。”新豐縣利坑村村民陳展望說。去年以來,鄰長牽頭調解矛盾糾紛3700件,解決群眾反映問題7699個,帶領群眾建成綠美“四小園”1.6萬個、美麗庭院1.16萬戶。
充電賦能 激勵成長
“老張,琢磨啥呢?”晌午,在翁源縣藍青村,剛從田里回來的李二叔瞅了瞅鄰長張多奮手上畫滿了方格子的筆記本,張多奮指著遠處的樓房,對他說:“現在大家生活好了,但是不會規劃,有新房無新村。昨天的鄰長培訓講了村莊規劃,咱們以后建房得好好想想,謀劃謀劃。”
為了幫助鄰長干得好,韶關市實施鄰長成才計劃,采用“縣級示范培訓、鄉鎮普遍培訓、村級兜底培訓”的方式,邀請農業農村、林業、水務、自然資源等部門業務骨干、鎮村干部、優秀鄰長等進行授課,舉辦各類培訓816期培訓3.4萬人次。同時,村黨組織通過優先發展黨員、列入村“兩委”干部后備人選、開展積分制獎勵、舉辦“鄰長風采展示”活動等,切實提高鄰長參與治理的積極性、主動性。目前,已從鄰長隊伍吸收95名入黨積極分子。
“睦鄰制是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的一次生動實踐。在村黨組織的領導下,它有效地把群眾組織起來,使群眾從旁觀者變為主人翁,‘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氛圍在鄉村日益濃厚。”韶關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鄒振宇說。
編后
遠親不如近鄰,廣東省韶關市推行睦鄰制基層治理模式,將傳統睦鄰文化與現代治理理念深度融合,通過“小單元”撬動“大治理”,為破解基層治理難題提供了新思路。
以“鄰”為基本單元、由鄰長牽頭服務群眾的創新實踐,有效暢通基層治理“最后一米”,讓服務更接地氣、更有溫度、更加精準。睦鄰制展現群眾智慧在基層治理中的價值,引導群眾從“被動接受”轉向“主動參與”,通過制度設計提升自治可持續性,“以人民為中心”的治理理念進一步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