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號稱最難就業季,但62名闖過重重“關口”被錄取的大學生村官卻選擇棄崗
考研、考公務員等方面的優惠政策,讓一些大學生把村官當成事業的“跳板”
也有很多大學生覺得在村官崗位上實現了人生價值,任期屆滿后選擇留任
經考試合格,組織部門通知其被錄取時,人卻“消失”了—今年我市大學生村官錄取工作中,因棄崗導致出現空余崗位62個,這使得相關部門不得不進行二次調劑。
除了因為擇業多選而棄崗,面對考研、考公務員等方面的優惠政策,一些大學生把村官當成曲線就業的過渡。但仍有很多大學生在艱苦的農村工作中扎下根來,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大學生村官是擇業的“兜底”,是事業的“跳板”,還是“大有作為”的起點,不同的選擇描繪出這一群體不同的人生“路線圖”。
擇業“兜底”多重選擇導致大學生棄崗
據市委組織部組織處相關工作人員介紹,2013年我市大學生村官錄取人數389名,報名人數2600余名,參加筆試人數1700余名,這三個數字都達到了歷年之最。但最后的空崗人數之多,也創下新的紀錄。
19日,記者聯系市委組織部組織處工作人員林巖時,他正帶著第二次調劑的大學生村官們體檢。“去年也發生過棄崗現象,但遠沒有今年多,現在也不知道,二次調劑后的村官們還會不會棄崗?!?/p>
今年號稱大學生的最難就業季,為什么大學生“闖”過了村官招考的筆試面試體檢等重重“關口”,最終被錄取后卻出現棄崗?林巖這樣分析,現在大學生找工作都是“海投”,將簡歷投向多個單位。另外,由于大學生村官錄取與公務員錄取、事業單位招錄考試同期進行,勢必導致一些大學生在報考時存在多重選擇,而大多數報考時多重選擇的大學生,都會將村官視為就業的“兜底”工作。此次村官錄取中,哈爾濱理工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大學生劉文麗放棄了香坊區某村黨支部書記助理的工作。劉文麗說,報考村官的同時,家人也在張羅幫助她找工作。最后比較下來,她還是放棄了村官崗位選擇了其他工作?!爱吘乖诔鞘欣镩L大,對農村的環境和生活多少都會不適應,所以城市工作還是最佳選擇?!?/p>
分析今年村官崗位的報考情況,工資較高、工作環境較好的主城區的村官崗位比較受大學生青睞。南崗區、道里區、道外區和香坊區村官崗位錄取比例都達到了1:12,而方正、尚志等地的村官崗位卻少人問津。據介紹,今年的389個崗位中,大多數都在鄉鎮,工作環境相對比較艱苦,最低工資為1500多元,這也是一些縣(市)地區村官崗位報考人數少甚至被棄崗的主要原因。
事業“跳板”一些大學生把村官當過渡
在一些報考的大學生眼中,村官崗位是未來事業的一個“跳板”。
黑龍江工程學院一位報考大學生說,盡管村官工資較低、工作環境較差,對于大學生來說,與其他工作相比,還有一定吸引力。按照國家規定,服務期滿、考核稱職的大學生村官可報考省內公務員定向考試,根據往年公務員錄取情況,定向公務員考試的錄取比例為1:10,錄取比例比非定向公務員考試高出幾十倍。服務期滿、考核稱職村官,其在校期間的國家助學貸款本息由國家和省代為償還。大學生村官任職滿3年報考碩士研究生的,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任滿8年的大學生村官,可轉為鄉鎮事業編或教師編。
考研、考公務員等方面的優惠政策,讓一些大學生把擇業目光投向了村官崗位。他們報考村官的目的并非單純為“解決就業”、“服務農村”,而是把村官當成曲線就業的“跳板”,未來向更好的發展方向“起跳”。
“其實,如果大學生能借著村官崗位這一"跳板"跳得更遠,不也是通過村官這一崗位為國家培養了人才嗎?”道里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張猛說。
張猛是今年我市大學生村官面試的考官之一。他說,在面試中,有60%的面試者直接表示把村官工作當成“跳板”,這種想法沒什么不好。如果大學生在農村工作期間,對自己的職業規劃做加法,把村官崗位當成他們畢業后融入社會、提高人生閱歷、積累基層工作經驗的一個途徑,那么村官就會成為他們事業的起點而非終點。目前,道里區有20多名大學生村官,除了5名村官考上公務員離開崗位,其他大學生都在堅守。他們給農村工作注入了新生力量,教會了農民如何使用計算機、如何記賬、如何合理地提高經濟收入,農村干部素質得到提高。而考上公務員的5名大學生與那些沒有村官經歷的大學生相比,他們帶著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走上新的工作崗位,開展工作更加得心應手,因為他們更了解老百姓需要什么,基層需要什么。
去年考上公務員的朱薔很感激“村官”經歷,從前膽子很小的她不擅長與人交談,但是在“村官”服務期內得到了很多鍛煉機會,也對基層工作產生了感情,“報考公務員的主要原因就是可以保證繼續在基層工作?!?/p>
扎根基層村官崗位可以“大有作為”
現實情況是,“看上去很苦”的大學生村官崗位,卻讓很多大學生“大有作為”,在任職期滿后選擇了留任。據了解,2011年我市首批市招的100多名大學生村官兩年任職期滿后,有95%都選擇繼續留在村官的工作崗位。
東北林業大學畢業生梅花畢業后考取阿城區紅新村任村支部書記助理。她已經連續兩年續簽這個崗位,今年年底她還會續簽。梅花說,當初我就是抱著解決就業的心態來到紅新村的,想著邊在這里工作邊找其他更適合的崗位。但幾年下來,我真正喜歡上了紅新村,喜歡上了這個崗位。在這里,我幫助村民通過網絡賣出了大米,我教會村民利用電腦檢索信息……我的每一份付出都能切切實實地幫助到他們,村民們也對我特別信賴,我感覺在這里實現了我的人生價值。
家住哈爾濱市、畢業于黑龍江大學生物工程專業的劉丹,已經在五常市八家子鎮八家子村工作4年,她也是八家子村第一名大學生村官。當記者問道當初為什么選擇村官,為什么選擇離家較遠的五常八家子鎮八家子村時,劉丹說:“我喜歡到農村工作,喜歡到最艱苦的地方鍛煉自己,幫助別人?!碑敵跆畋頃r,劉丹沒有選擇離家較近的主城區,而是選擇了省級貧困村八家子村,她說,越是貧困的地方就越需要我們。2011年,劉丹任期屆滿,她又續簽了三年,“農村民風淳樸,村民就像我的親人,而且這里也需要我,我舍不得離開這里?!?/p>
張猛說,在大學生村官的面試中,也有一些有志向、有抱負的大學生,就想扎根農村、發展農村。一名大學生讓張猛印象深刻,他辭去了家里安排好的銀行工作,最終選擇了村官崗位,就是為了發揮自己的能力,用自己的知識建設新農村。其實,這些有理想的大學生將來很有可能成為村長、鎮長或鄉長,村官是他們事業的助推器,會讓他們在事業上走得更遠。
市委組織部組織處副處長馮德宇說,目前我市農村干部普遍年齡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缺乏帶領大家致富的本領和進取精神,這些因素嚴重制約著農村的發展。這就迫切需要有知識、有能力、有膽識的人才進入農村,填補長期以來形成的農村人才洼地,大學生無疑是最適合的人選。如果更多的大學生走向農村,既能緩解大學生在城市的就業壓力,也有利于優化農村干部隊伍結構,有利于農村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