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220個紅手印,是全村220戶村民的共同心愿。”5月19日,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南孫莊鎮趙新莊村黨支部書記董連營展開一封感謝信,鮮紅手印鋪滿紙面。“村民們自發組織了簽名,只為挽留駐村第一書記唐泰興和他的隊員。”
兩年前,唐山市委辦派唐泰興任趙新莊村駐村第一書記。他和兩名駐村工作隊隊員到村時,只見坑洼土路和稀疏桃林。如今,特色民宿錯落有致,老人們在村食堂吃上了熱乎飯……短短兩年,村里的產業從單一桃林邁向多元發展,從“里子”到“面子”都煥然一新,駐村工作隊做了啥?
“桃林保衛戰”讓村民心里有了工作隊
2023年6月,唐泰興剛到村不久,就遭遇了挑戰。連續強降雨讓正值采收期的桃子大量落果。“我家桃子快爛在地里了!”村民的求助聲刺痛了唐泰興。他帶著工作隊每天早上5點就到桃林忙碌,同時對接唐山銀行等10余家企事業單位,通過“村企共建”助農活動,幫村民銷售了8萬余斤鮮桃,為村民挽回損失30余萬元。“桃子保質期只有7天,既要搶收又要找銷路,搶收、分揀、運輸,全得自己干。”駐村工作隊隊員董艷偉回憶。這場“桃林保衛戰”讓村民心里有了這支“能干事的工作隊”。
趙新莊村素有“久保桃之鄉”的美譽,但產業單一制約發展。唐泰興帶隊赴天津、唐山遷安等地調研后,確定以輕資產運營模式發展桃產品深加工。2023年8月,唐山市匯力元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成立,推出桃汁飲料等新產品。此后,趙新莊村又推出了含氫飲用水等系列產品。2024年,公司營業額達208.6萬元,為村集體創收22.6萬元。產業困境破解了,但“等我們任期結束,產業如何持續”?為此,唐泰興又聯系了企業收購匯力元公司的控股權,每年可以向村集體分配10%凈利潤,還提供10萬元保底收益,為產業續航上了“保險”。
跑步跑出“幸福路”
剛到村里跑步時,腳下的土路總讓唐泰興皺眉——“啥時候能鋪上瀝青就好了。”這個念頭在他心里扎了根。工作隊爭取到700萬元的基礎設施資金。但臨到施工,村民老張拒絕讓出宅基地。唐泰興帶隊不厭其煩地做工作,從村莊的發展到出行的便利,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終于,老張松了口。
短短數月,8000平方米的瀝青路面便取代了土路,41扇破舊柴門升級為鐵藝大門,70盞太陽能路燈整齊排列……“桃花盛開時,趙新莊村就是‘桃花源’。”唐泰興翻著手機給記者看村貌對比圖。
路修好了,環境美了,唐泰興又把目光投向更遠處。趙新莊村離“半畝方塘”和“河頭老街”景區都不遠,工作隊協調村里與唐山市文旅集團合作,打造了占地30畝的微度假精品主題民宿。為了引客,唐泰興又策劃組織了桃花節、相親會等活動,成功打造了打卡新地標。
趁熱打鐵,駐村工作隊與村“兩委”瞄準全村61處閑置房屋,謀劃將其改造成“徽派”民宿集群,邀請企業進駐經營,以每套房10萬元租20年的形式支付村民租金,村集體按比例分成。
想法很美好,村民卻顧慮重重,誰也不敢第一個吃螃蟹。董連營站了出來:“拿我的房子去試!”很快,首套民宿便迎來了城里的租客。接著,一套、兩套、三套民宿都被訂了出去……看到真金白銀的村民心動了,有主動改造自家房屋打造民宿的,有找唐泰興商量改造方案的。趙新莊村的民宿產業漸成氣候。
“將‘親’一直結下去”
“唐書記,這路我都掃了三遍了,能積多少分?”村民朱少新站在自家門口招呼著唐泰興。“積分制是我們從盤錦學來的,每個季度評一次,村民拿積分可以去超市換東西,也能去食堂吃飯。村里還有個‘榮譽墻’,專門公布積分情況。”唐泰興向記者介紹,趙新莊村的村民積分采取“正負面清單”管理,以“基礎分+激勵加分+負面扣分”的模式量化村民日常表現。駐村工作隊還拉來了贊助,用于購買積分兌換的禮品。
積分制不僅改變村容,更凝聚了民心。“說變化,我有兩點感觸,一是走在村里,村民跟我打招呼的次數多了;還有就是一聽要開黨員會議,在外打工的黨員也開車往回趕。”董連營說,“開會時,大家看見工作隊進門,便會自發地鼓掌。這說明啥?說明大家打心眼里認可呀!”
村民的認可藏在細節里。“感謝市委辦公室駐趙新莊工作隊的緊急救助,感謝村民親友們的關心和照料,讓我母親的病情得到了及時救治!”2024年9月,村民孫寶全在群里發出感謝。村民朱少堂還為工作隊寫了21首詩,其中一首是“駐村干部你別走,讓我緊握你的手,你是全村大恩人,恩重如山記永久……”采訪時,駐村工作隊隊員馮沛晨抱來了一大摞錦旗,“你看,這都是村民送的,有10多面呢!”
“東頭的餐館還沒建,西頭連著‘半畝方塘’的路也沒修,我得將這門‘親’一直結下去!”看著錦旗和信上的紅手印,唐泰興很感動,“這不僅是肯定,更是責任。”在趙新莊村,駐村工作隊的故事仍在繼續,那些未完成的規劃,正是村民眼里“留得住的希望”。
本報記者 車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