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周妍)山區獨居老人吃飯難怎么破?到鄰里家“加雙筷子”吃!浙江省麗水市景寧畬族自治縣在6個鄉鎮試點“加雙筷子”行動,已實施兩個月,這一新型鄰里互助養老模式獲得老人點贊。
山區村落分散、偏遠,高齡獨居老人做飯難、吃飯難是個問題。雖然部分鄉鎮已推行老年食堂或送餐上門服務,但偏遠自然村仍存在助餐服務覆蓋難、供給成本高、運營效率低等問題。景寧縣試點開展“加雙筷子”行動,由村民自愿申請設立互助點,縣里按月發補貼。試點兩個月以來,已經讓30多位老人就近吃上了熱乎飯。
景寧縣大漈鄉茶林村黨員潘文娥家,是首批“加雙筷子”鄰里互助點之一,每天有4位高齡獨居老人到她家吃飯。90多歲的獨居老人嚴盛付此前一個人做飯很不方便,如今在潘文娥家“加雙筷子”后,吃得舒心多了?!白约罕緛砭鸵獰?,為老人家多燒幾個菜負擔并不重。”潘文娥每天11點30分準時開飯,至少一葷兩素,米飯也特意做得軟爛。
東坑鎮新和村有兩個互助點,已解決4位老人用餐問題。新和村黨員雷昌承加入“加雙筷子”行動后,特意裝修了廚房,讓老人吃得更放心。新和村黨總支書記藍建兵說,過去有的老人煮一餐吃一天,配個咸菜應付了事?,F在老人們吃上了熱湯熱飯,直夸村里辦了件大好事。
“接下來,縣里將建立不定期走訪、電話調研等監督機制,核查用餐人數、服務成效和資金補助情況?!本皩幙h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周利民說。據了解,正在完善中的“加雙筷子”行動實施方案,將對互助點就餐條件、食品安全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同時,將堅持“農戶自發、老年人自愿、子女同意”原則,由互助點農戶與老年人家庭簽訂協議,明確服務內容、權責邊界,保障鄰里助餐服務的規范運行和可持續性。在資金方面,將通過家庭出一點、集體擔一點、慈善捐一點、財政補一點的模式提供保障。另外,鼓勵“一村一策”創新辦法,村民可通過捐贈、攜帶自種農產品等形式,推動互助點常態化運營。
“‘加雙筷子’不僅解決了吃飯問題,還提供了精神慰藉,是基層治理緊貼時代、貼近實際的重要創新?。”景寧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縣委直屬機關工委常務副書記吳名標表示,將廣泛收集意見建議,在資金保障、服務監督等方面進一步明確細則,并在全縣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