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東區東橋鎮五峰村黨總支書記周志剛(右)到村級集體經濟項目竹制品加工廠查看筷子生產狀況。(湘東區委組織部供圖)
臨近端午,江西省萍鄉市湘東區東橋鎮五峰村黨總支書記周志剛愈發忙碌。剛剛過去的農歷三月三,由他策劃的一場大活動,獲得了村民的點贊。今年年初上任以來,周志剛帶著村“兩委”班子遍訪民情,成功化解矛盾糾紛10余起,引進的筷子廠開工生產后,帶動50多個村民就業,村級管理走向良性運轉。
從村黨組織書記后備力量,到一個值得信賴的村書記,周志剛的成長離不開組織的悉心培養。近年來,湘東區全面鋪開村黨組織書記后備力量培育,為即將到來的村“兩委”換屆作好充足的人才儲備。
選苗
一份關于村黨組織書記教育培訓的調研報告顯示,湘東區130個行政村,超過50%的村級帶頭人在村莊發展、個人能力提升等方面,存在不知道要學什么、怎么學的困惑。湘東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楊波說,村級黨組織普遍面臨年齡老化、文化程度偏低、視野不寬廣等問題,導致發展思路落后。“解決‘書記荒’問題迫在眉睫。”楊波分析,許多村書記不是不想干事,而是對新政策、新方法掌握滯后,力有不及。
為此,湘東區抓住全省后備力量培育儲備工作開展這個契機,于2024年6月,出臺《村黨組織書記后備力量培育儲備工作方案》,明確選人標準、拓寬選人渠道、規范選人程序,要求每個村確定1-2名村黨組織書記后備力量。“重點是發現并留住愿意扎根農村的優秀黨員。”楊波說,湘東區采取“廣拓面、下深水”等方式,對本區域內和外出流動黨員進行全覆蓋摸排,精準掌握優秀外出務工人才底數,建好后備力量“蓄水池”。
五峰村原書記辭職后,東橋鎮副鎮長、駐五峰村工作組長陳奕在村里花了一個月時間深度走訪,最后鎖定文化產業經驗豐富的周志剛作為后備人選。“考察選拔過程非常嚴格。”周志剛回憶,組織不僅走訪黨員群眾,還到他曾經工作過的單位調研,甚至通過工商、稅務、公安等部門核查了情況。
“群眾對帶頭人期盼有多高,選拔一個人就有多嚴格。”區委組織部副部長文靜介紹,通過村黨組織書記后備力量“引才回巢”行動,周志剛把戶口遷回老家,經考核后被列為后備力量。目前,在湘東的村級黨組織中,有350多個“周志剛”正在“孵化”中。
培育
“我的村務工作都是跟著陳鎮長學的。”周志剛說,被“選中”后的大半年時間里,他開會、下戶、拜訪外出能人,都和陳奕“捆綁”在一起,陳奕還時常現場給他出考題。
為實行后備力量“思想+能力”的雙提升,湘東區委對后備力量的培養實行雙導師幫帶制度:鄉鎮班子成員為“思想導師”,及時掌握思想狀態;村黨組織書記、駐村干部、村“兩委”干部為“能力導師”,圍繞村級主要工作,為后備力量出題,并給予現場指導和在線答疑。
在村實踐外,區委還為后備力量們設置多樣的“實踐熔爐”。今年三四月間,湘東區派出部分村書記后備力量到江蘇省句容市天王鎮戴莊村跟崗學習鍛煉。周志剛錯失了這次機會,不過,他報名參加了5月到區直部門跟崗鍛煉。
“‘實踐熔爐’的歷練,比任何理論培訓都直觀。”文靜介紹,湘東區深化村黨組織書記專業化管理,推行“70%實操實踐+20%交流幫帶+10%課堂學習”的“721”培訓模式,推動教育培訓由“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全區已有15名后備力量被安排到江蘇、湖南等省外的先進村掛職鍛煉;40名后備力量被安排到區、鎮兩級的對口農業、環保、綜治等相關部門條線跟班。
目前,首批省外掛職的后備力量已經返鄉,帶回了成立桑果聯盟、引回牛肚菌種植、發展有機生態農業等多項振興鄉村的經驗和創新舉措,而在政府部門“體驗式”辦公的后備力量,逐步掌握了相關業務流程和法規制度。全方位、全鏈條的跟蹤培養,讓村書記后備力量素質得到整體提升。
成林
湘東區另一份村級黨組織后備力量調研材料顯示:全區398名后備力量中,35歲以下年輕人占比52%,大專及以上學歷人數占比95.2%。文靜介紹,人才培養的成果不僅體現在調研數字上,更體現在“成熟度”分析結果上。
按照湘東區委加強村黨組織書記后備力量的管理方案,鄉鎮黨委每半年對后備力量“成熟度”進行一次分析,綜合培養聯系和作用發揮情況,重點圍繞后備力量思想、能力、狀態等進行研判,分析存在的問題,制定提升措施,幫助其盡快成熟。區委組織部對后備力量實行動態跟蹤管理,結合年度考核評估情況,確定后備力量的儲備及時調整。村委班子出現空缺時,可提前布局,優先選拔后備力量進班子,表現優秀的安排到村黨組織副書記等崗位歷練,條件成熟、特別優秀的擔任村黨組織書記。
后備,即預留補充,這也意味著,不是所有后備力量都能走上村黨組織書記崗位。在經過“過篩、跟蹤、評估”等程序后,湘東區3名成熟后備力量在“屆中換屆”被選任為村黨組織書記,15名后備力量進入“兩委”班子;21名后備力量因為“質量”不過關被打回。
“之前選村級黨組織書記,可能像‘矮子里面拔高個’,而將來一定是‘群雁高飛頭雁領’。”楊波說,這是湘東區振興鄉村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