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心村位于廣東省清遠市清新區秦皇山區腹地,曾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粵桂湘邊縱隊司令部駐地所在,也是其下轄連支三團的主要活動區域。解放戰爭時期,粵桂湘邊縱隊廣泛發動群眾開展反國民黨“聯剿”“三征”等大小戰斗約800次,其中發生在秦皇山(山心村)內外線作戰的就有38次,為粵桂湘邊地區的解放作出了重要貢獻。2021年,山心村入選全國紅色美麗村莊建設試點。
為把紅色基因傳承下去,我們運用市委提出的“基層黨組織書記十個思考”,認真謀劃,主動作為,村“兩委”干部走遍秦皇山區4個村69個村民小組,走訪老游擊隊員、革命烈士后代,收集整理紅色故事、紅色人物等重要史實線索,爭取資金改造閑置房屋為革命根據地事跡展廳。聯合其他3個村修繕11個紅色革命舊址,新建1個紅色旅游驛站,開發紅色文旅導覽系統,推動成立秦皇山革命歷史研究室,編纂一批紅色文化書籍。組織號召本地退休干部、優秀黨員、烈士后代等組建紅色講解員隊伍,爭取上級到山心村開展黨員干部紅色課程教學,開設“紅色秦皇山”微信視頻號,推出《我在秦皇山為你講述100個紅色故事》系列短視頻,目前發布的55個故事累計觀看超1000萬次,吸引點贊超10萬次。我們還掛牌“清遠市港澳臺青少年交流合作基地”,成了遠近知名的黨性教育和紅色傳承“打卡點”。
鄉村要振興,產業發展是關鍵。在區委的大力支持下,我們成立太平鎮秦皇片紅色美麗鄉村建設項目黨委,聯合組織、農業農村、國土、文旅、教育、國資等多部門研究和解決紅色村建設過程中遇到的難題,著力推動產業振興,將原秦皇鎮(已并入太平鎮)政府辦公樓、舊電信樓、原山心小學等建筑進行盤活,引進研學龍頭企業成立“強村公司”,撬動社會投資3000多萬元,發展“紅色+研學”文旅產業,通過“村企聯合”運營帶動村集體增收和村民就業,已建成并投入運營中小學研學基地和鄉村酒店,促進村級集體經濟增收18萬元。同時,我們發展“紅色+農業”特色產業,由村黨總支牽頭成立專業合作社,打造“秦皇山紅色文創電商產業展廳”,通過直播帶貨、消費幫扶等拓寬特色農產品“秦皇四寶”(靈芝、蜂蜜、茶葉、竹筍)銷售渠道,已實現銷售額23萬元。2024年,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41.08萬元。
為提高群眾生活質量,讓他們有獲得感和幸福感,我們健全“黨總支+黨支部+黨小組+黨建指導員”的“3+1”黨建網格制度,大力實施人居環境提質工程,推進景觀提升、路網提升改造等,重點路段全部實現黑底化,還安裝路燈170盞。充分發揮黨員示范帶頭作用,推行村民小組長激發活力“四做到”,推動鄉村綠化種植各類苗木7225株,村容村貌和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此外,村黨總支積極申請專項資金改造村民小組飲水工程,惠及群眾125戶1100多人。近年來,我們先后獲評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清遠市先進基層黨組織、清遠市鄉村運營先進村。
接下來,我們將按照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方向,加力推進林芝石斛基地、中草藥種植基地和百畝脆柿基地建設,寫好秦皇山土特產種植、加工文章。進一步依托紅色資源優勢,做強紅色培訓課程,擦亮紅色教育品牌,讓山心村變得更加宜居宜業宜游。
廣東省清遠市清新區太平鎮山心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羅錦鋒
山心村俯瞰。(山心村村委會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