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呼倫貝爾訊 (通訊員 陳政 曾兆斌)地處大興安嶺北麓,邊境線總長達1700余公里,有48個民族,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是典型的邊疆民族地區。近年來,呼倫貝爾市務實靈活開展農牧民黨員教育培訓,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傳到草原最深處。
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把“五個認同”、馬克思主義“五觀”等作為黨員教育的必學常修內容。發揮各級黨校(行政學院)主陣地作用,實施農牧民黨員進黨校集中輪訓計劃,目前已培訓8500名。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培訓作為全市“守望相助”黨建品牌重要內容,納入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建立橫向“組織部門統籌、黨校主辦、部門聯動”,縱向“市級重點培訓、旗市區普遍培訓、基層黨委兜底培訓”的工作體系。
以10至15公里為輻射半徑,將政治素質好、示范能力強、作用發揮好、服務能力強、產業發展好、帶富能力強、民族團結意識好、守邊固邊能力強的黨員推薦為黨員中心戶,在農村牧區共設置680余戶,每戶聯系服務10至20戶黨員群眾。配備“紅色蒙古包”,建立黨員學習議事服務點,2022年以來,累計授課1530余場,覆蓋黨員12.4萬人次。
實施精品黨課“亮課工程”、黨員教育電視片“匠心工程”、“草原初心”黨員教育資源庫建設工程,開發《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方向領航前行》等30余門特色課程,打造32個現場教學點,制作《為國添綠》等百余部電視片。開發“牧民黨員線上講堂”微信小程序,供牧民黨員群眾隨時隨地在線學習。依托黨群服務中心打造300余個智慧黨建“有聲圖書館”,收錄20余萬冊書籍音頻資源,黨員群眾掃碼即可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