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傍晚,貴州省安順市平壩區天龍鎮高田村易地扶貧搬遷點的文化廣場上燈光璀璨,歡快的廣場舞音樂響起,孩子們追逐嬉戲,老人們圍坐聊天。
“以前晚上黑漆漆的,陳書記為我們修了路燈,大家沒事就來這里跳跳廣場舞?!卑徇w群眾孟琴大姐高興地說。這些變化,都要從駐村第一書記陳恒紅的到來說起。
2023年5月,44歲的陳恒紅被選派駐村,是駐村干部中年紀比較大的。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駐村第一書記,絕非易事。但陳恒紅心里有底,因為他生在農村、長在鄉野,對泥土的熟悉刻在骨子里?!澳昙o大點也是優勢,老鄉看見同齡人,更愿意掏心窩子,”他說。到村之后,他每天雷打不動做兩件事:到農戶家的條凳上坐一坐,往田間地頭的壟溝里走一走。村民家的院子他是???,尤其監測戶家他去得更多。
“廣場舞靠手機打光”“大雨天污水倒灌進屋”等問題被列為工作隊要優先解決的任務。在多方協調后,工作隊爭取到10多萬元資金,對群眾文化廣場進行亮化,還對搬遷點排水管網進行改造升級。高田村一、二組入戶通組道路破損,影響群眾日常通行,陳恒紅多方協調資金7.5萬元維修道路,解決了村民的急難愁盼問題。心存感謝的村民贈送給駐村工作隊一面錦旗。
“群眾之事無小事”,是陳恒紅的口頭禪。去年6月22日,高田村降雨量突破110毫米,汛情告急,陳恒紅和村干部奮戰在抗洪救災搶險一線,連續工作10小時,終于排除險情,將受災嚴重的6戶村民轉移到安全地帶安置,確保了村民生命財產安全。
在產業發展上,高田村的云霧茶產業面臨設備老化、產能不足的困境,陳恒紅理清工作思路,從借力、借智、借資上下功夫,爭取到技改項目資金70多萬元,并對高山云霧茶進行產能提升,每年可增加300萬元產值。與此同時,工作隊還引進農業企業在高田壩區投資500萬元種植韭黃,今年韭黃產業也成了增收新亮點。
在工作隊大力幫扶下,2024年,高田村村集體經營性收入突破210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達2萬元,村民的生活越過越紅火。